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3361|回复: 3

一位天生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06: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天生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记池上镇赵庄村书记兼主任王吉新先生的传奇人生
  学生时期,不甘落后,超体力劳动是他的无悔选择;外出打工,善动脑筋,帮人释疑是他的本分;做建筑,心细如丝,爱护财产是他的工作宗旨;做经理,目光如炬,扭亏为盈他有绝招……他就如一颗爱心小太阳,走到哪里暖到哪里,竞选上村里的当家人了,不超五年村风村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谁,能有这么高的能量?是谁,能有这么大的魄力?是谁,能有这么足的干劲?他——就是赵庄村的书记兼主任王吉新先生。
自打小,做事就要第一名
1962年12月,王书记出生于鲁山脚下山清水秀的赵庄村。他家有兄弟姐妹6个,在家排行老二。或许正是兄弟姐妹多,排在前面的缘故,他自小就养成了替父母分担,为别人着想,做事不甘落后的习惯。
他8岁上小学,因聪明善学,深得老师们喜欢,更受同学们崇拜。13岁时,他以出色的成绩考入赵庄联办中学,15岁又顺利升入本校高中班(那时,初中、高中均为两年制)。适值全国学习白卷英雄张铁生,4年中学均以劳动为主,学习为辅。不谈学习了,个子并不高大的他,在劳动上也不甘落后。比如学校勤工俭学割条子、拾蘑菇、拾干柴、掀蟹子,回来称一称、数一数,他哪一样也比别人干得多。初二开始,学生又参与到鲁山林场喷洒农药灭虫的活动中,学生们负责往山上挑水。自南天门到和尚寺,再到岭根、北坪,环学校半圈海拔800米左右的山,他们天天从山脚往山岭上挑水,扁担钩子太长就环起来,一天有时能够挑到十几担,肩膀压肿了,也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说一声歇歇了。后来,学生们又去松林拿毛虫,一人一个小袋子,拿一天称一称,他保准拿的比谁都多。毛虫有毒,又没有防护措施,拿一天毛虫下来,手指肿得又黑又硬,第二天却依旧去拿……那时,一学期有一半时间勤工俭学,只要自己干的比别人多,即使累得浑身无力,他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顺其自然地参加了生产队劳动。悟性极高的他,无论干什么,都能一学就会,且熟能生巧。比如麦收时节,村里组织割麦子比赛,他一天能割三四亩地的麦子,一天挣到60多分工,远远地超过队里的老把式。去户下出粪是又脏又累的活,挣工分也不高,可他一天就出一栏粪,一天也能挣40多分工。要知道,那时的整劳力一天也就10分工,他一天竟然挣到40分、60分,那是需要多大的能量和体力!
一年后,他以出色的劳动表现赢得了大队书记的信赖,书记推荐他做了村里的护林员。勤快机灵又能吃苦跑腿的他,在干护林员期间,做到了他所看护的树木生长旺盛,且一棵也不少。
做建筑,信誉响当当
1981年,19岁的他去山头低压电磁场打工了。这时,厂里的油压机总是出现故障,一出故障材料就浪费了,再者去外厂找师傅维修既误工期又花钱。善于动脑子的他发现,这个故障不过是机器下边一颗螺丝钉松动了,只要时常拧一拧,这个故障就可解除。从此,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了,推荐他当班长。两年后,他去了池上建安公司,从小工做起,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工人。在池上建筑第一座五层楼时,他们负责安装吊车的铁架子,安装到20多米高时,夜里忽然刮起大风。他想,铁架子尚未安装完,也没固定好,刮大风很容易出现事故。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喊上几个同伴,骑车赶往20里外的建筑工地,冒着危险爬铁架拉线固定……又是两年过去,他只身去淄川,在龙泉干起了建筑……连续几年奔波,他不但学到一手高超的建筑技术,还学到了一门高深的管理艺术。他迅速地成长起来,强大起来。
1986年,24岁的他回到家乡,成立了自己的建筑队,开始给乡亲们盖房子了。他的建筑队,不仅建筑质量过硬,建筑速度同样惊人,平均三天建一座土坯房,一个春天就能建造三十座房子。遇到夜里阴天下雨,他百分之百地赶到建筑场地,帮着主人搬坯、盖墙头,唯恐雨水渗透建筑材料造成损失。单就这一点,凡是请他盖过房子的乡亲,没有一个不记得他的好的。
慢慢地,他的建造范围超出了房子,开始承揽大工程了。池上志公坪风景区饮虎泉的池子、半圆的小塘坝是他的第一个杰作;北坪风景区的瞭望哨、森林改造中的道路、梯田是他的第二个杰作……近三十年过去了,他的杰作依旧坚固美观地挺立在那里。
1989年,池上乡在红校处建造“山东博山罐头厂”,黄长明被任命为厂长。厂长有了,厂房却还没有动工,黄厂长首先想到在池上建筑行业颇有美誉的他。他来了,第一件事是打井。经过考察,机井就打在东南脚,既不影响厂房建设,也正应了风水学说。尤为让黄厂长服气的是,在没有挖掘机全靠人工挖井的情况下,他却圈出了直径10多米的挖掘面积。旁人指三道四,黄厂长却知道这里全是淤沙,必须这么干才行。真是一炮打响,黄厂长认定他了。接下来,黄厂长让他接下建设厂房的所有工程。即西边的办公室,东边、南边的厂房,以及坚固美观的院墙。那时,先建一排厂房生产,边建设边生产。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他就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所有的建设任务。
几年后的一个夏天,办公室换瓦,上顶都去了,办公室里的文件却全部未动。夜里,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马上就要来了。他一惊,立刻翻身起床,招呼本村几个人一起回到红校,用雨布遮起了办公室。一场大雨如期而至了。第二天,黄厂长看到经过保护完好无损的一切,对他点点头,竖起了大拇指。
1991年,罐头厂与新加坡合资建设食品厂,即“淄博格林食品有限公司”,厂址位于老厂东北方向。建厂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他的肩膀上。修路、整地基、建厂房,又是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一座规模浩大、结构精美、质量过硬的格林公司落成了。
大转型,做啥啥都成
1994年春天,他完成了格林公司的所有建筑任务,要撤走了。这时,黄厂长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议,突然宣布晋升他为生产厂长、总经理助理。一家人惊呆了!大家好歹混了那么多年中层,晋升生产厂长说什么也不会轮到这个干建筑的门外汉吧?接下来,黄厂长心平气和的一番话让他们不得不佩服了。
原来,尚在建筑工地的他由于天天与他们打交道,虽为食品厂的门外汉,却早已谙熟各种食品生产流程,为他们提过几个建议,让食品厂几次反败为胜了。一是配比问题。罐头厂生产的罐头曾经出现过色泽偏差,公司面临二三十万的损失。他一看便知,告诉他们说:“没什么,就是原材料配比出现问题了。只要按照正确的配比,重新调配,一切问题均可解决。”果然,按照他的指导,产品迅速恢复色泽,口感一点不差,将损失减少到零。二是保温问题。罐头瓶经过高温封口后,很快炸裂了。多次实验不成功,厂里上上下下都怀疑是不是出现了诡异现象。他来了,围着车间转了一圈就说:“根本没什么怪事,是温差太大造成的。高温密封后的罐头瓶最怕风,你看看这两三道门却都敞开着,不炸才怪。赶紧地关好门,拉上挡风帘,保险马上就好。”果然,一分钱不用花,问题就解决了。三是管理问题。当时,厂里的职工都是农民出身,他们放下锄头就是工人,缺少知识武装头脑。他建议厂长要经常安排工人出去进修学习,增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听罢,大家服了。在其位,谋其职,公司面临困境时他们又在干什么,扭转乾坤的是他啊!
他上任了,肩挑生产厂长、总经理助理之职上任了。不干则已,干就干好是他的人生宗旨。1994年,山楂制品、板栗罐头,以及豆沙、苹果、草莓、黄桃等多种材料的月饼馅大量供应博山景德东、淄川、张店等大型食品公司。无论干、鲜桔梗出口韩国,还是月饼馅制作,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尽管离家不远,竟然忙得十多天不能回家一次。后来他说,从建筑到食品,360度的大转弯,没有压力是不可能。车间白天生产什么,他夜里就梦见什么,成宿成宿地做梦,总想着如何改进才能取得最大效益,怎样拓宽花样、增加口感才能得到顾客青睐……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买书学习,找前请教学习,各种新实验,一刻也闲不下来。比如为了增加口感,做栗子罐头,他尝试在里面添加红枣;做桔梗酱菜,他尝试用肉汤浸泡原材料。当时,做山楂脯、山楂糕的还原糖需要自己调配,他就在柠檬酸和白糖的配比上反复实验,最终发现酸度高一点或者矮一点都不行,只有在65度才是刚刚好。
1996年,格林公司效益出现下滑现象,厂长下放中层领导去村里收购原材料,单留他一人在厂里收货。他看质量、过称、开单子、整理货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儿。想不到,一个春天过去,由于集中管理,桔梗单项纯利润10万多元,为公司走出困境做出了极大贡献。
1997年,他又研发新产品,即桔梗深加工——批丝。(桔梗批丝产业的出现,彻底扭转了池上桔梗产业的萧条状况,拉动了池上的经济发展,带动了池上镇父老乡亲的脱贫致富。这一产品一经开发,20年畅销,成为池上经济的龙头企业,这是有目共睹的。)桔梗批丝是首创,用什么工具批丝好?他亲自动手,多次尝试,最后发明了玻璃板丝。新产品面对的是新手,一个新手一天批六七斤桔梗丝,一个柜需求二十吨,一个柜必须一周完成,这是怎样的工作量?刮皮、批丝一条龙下来,一天需要1000多人同时工作才能完成任务。他,更忙了,忙的时常忘记吃饭,从此竟落下了一个胃疼的老毛病。
1999年3月24日,他离开格林公司,与鹿道海租赁建安公司的厂房,成立“淄博海鑫食品有限公司”,担任经理一职。产品以桔梗和月饼馅为主。桔梗全部出口韩国,以圆棍去皮、干丝、鲜丝真空包装为主。当时,鲜丝成品尚不盛行,他们是淄博市唯一一家出口桔梗鲜丝的厂家。至于月饼馅的种类,已经发展到青红丝、豆沙、水果、哈密瓜、小蜜桃、板栗等几十个品种,产品销售以景德东为主,辐射张店、新泰、莱芜、淄川、博山等池上周边地区,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的盛况。
2001年,公司租赁的厂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渐增大的制作和销售需求,他们不得不重新选址,在吴家台建造厂房了。他们一边生产,一边建厂房,2003年厂房建设完成。
搬进宽阔的新厂房了,他又开始专心研发新产品。沙参速冻、脱水,大枣清洗、烘干,蒜薹淹渍,红萝卜腌渍……这些产品全部出口美国和韩国,产品质量无不得到外国人的好评。
他是智者,更是胸怀大爱之人。做食品这些年,他曾多次帮助父老乡亲解决一些农产品滞销问题,比如帮助乡亲们把卖不出去的桔梗、桃子卖掉,价格还不让他们吃亏,他们都在心里记着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06: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任至,一门心思为大家
2011年春天,赵庄村的两位村民找到海鑫食品厂里来了,坚决请求他回村竞选书记一职。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时,有职工过来汇报,说车间的包装机出故障了。他立刻与他们告别,快步走进车间。没想到,董事长却支持他回村竞选,打包票说请他们放心。两位村民高兴地回村,马上召集了几十人凑在一起给他鼓劲、给他祝贺。他不得不回去感谢,说自己多年不在家,不熟悉情况,是坚决不能干的。可是,村民们不乐意了,历数了村里的一些困难……
随着村民的叙说,他眼前出现了老年人上街提水、不小心摔倒的情景,看到了干涸的土地、歉收的庄稼,也看到了雨后的泥泞……他的心疼了。吃水、浇地、走路是乡亲们的切身利益,是该抓紧解决一下了。
2011年4月,参与竞选书记的他,全票当选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书记的第一把火就是要村民在一个月内吃上自来水。他请来池上水源专家帮助勘察水源,最后找到黑峪的一眼泉子。这是他上任来做的第一件事,为了避嫌,他绝不用自己的亲朋好友做这个项目,只用村里没有能力出去找工作的人(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又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村里无论大活小活,绝不包给自己的人)。大家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一个月的工程提前半月完成了。自然,为了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他自已掏腰包垫付了12万元现金。
村民用上自来水了,却没有脱贫致富。如何让村民富起来,就成了王书记要做的第二件事。多年来,鲁山脚下种烟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出产的黄烟比云南的云烟质量还要好。这时,他想到了淄博市烟草公司,他要取得烟草公司的支持,让所有的村民受益。于是,他一次次跑市里,打着包票儿向领导们要扶持项目,下决心不但要干,还要百分之二百的干好。他说别村发展500亩,他就要800亩;别村发展800亩,他就要1000亩。只要有第一,他就绝不要第二,一定要把这件事儿做大、做好、做强。市烟草公司的领导被他的真诚劲儿感动了,决定给他一个5.7万元的小项目试试看。不久,拖住岭上一座钢筋混凝土浇制而成的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建起来了(钢筋混凝土浇制的蓄水池,淄博市里这是第一个)。引泉水入池,池子周围的土地得以灌溉了。
2012年,王书记申请到600亩的黄烟种植面积。要知道,项目要来了,那时乡亲们种植黄烟的积极性却是需要动员的。他每亩地补贴村民150元,600亩地就贴进去了9万元。当然,这些钱还是来源于他自己的腰包,村里当时是没有钱的。秋后总算账,论质量,谈面积,赵庄村当之无愧地成为淄博市烟草第一村。市烟草公司对他的工作能力放心了,鼓励他大干起来。他开始解决上山路和引水浇地问题了。首先,他整理15年前山上安装的灌溉线路,确保引水上山;接下来新修4公里硬化路面(北岭路1.6公里,另外9处道路的陡坡累计2.4公里)。这是一项投资80多万元的工程。这项工程,公路局只给了16万元,单位捐助了部分水泥。他是借了一部分,赊了一部分,背着不小的债务,才将这项工程一口气做完的。
这项工程的完成,乡亲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也看到了王书记是一位能为大家办实事的人,纷纷要求给他们所拥有的山坡地段硬化路面、安装灌溉设备了。
王书记一心为民的真诚心彻底打动了淄博市烟草公司。2013年,市烟草公司拨款90万元到帐了。没有钱,创造条件都能办;有了钱,利民工程不间断。大半年时间,杨家沟的一个大塘坝,三官山前两个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北岭2000米的管网得以建成。东接北沟,西连参场岭的3公里路基整修也顺利完工了。
为了给村民带来实惠(这句话是他嘴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在东河滩给烟草公司开辟了65亩地的有机蔬菜园。公司租赁地块,村民管理,公司免费提供种子、肥料,最后再以等于或者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蔬菜产品。村民就得到了租赁土地费、出售蔬菜钱两方面的收入。
这一年,王书记与市烟草公司进一步合作,成立了“淄博市博山区泽坤服务烟农合作社”,他被聘请为董事长。此合作社成为淄博市唯一一家与淄博市烟草公司合作的单位。合作社的经营原则是服务于烟农。合作社向烟农提供耕地机器、地膜、有机肥料,负责培训人才、烤房建设、育苗等,种植面积延伸到沂源、南博山等地。合作社先后派店子、七峪、池埠等10多人去贵州、红塔集团等地学习,学习先进的烤烟技术,以及翻地、起隆、育苗、栽培、烘烤、验收等一系列管理知识……一年下来,省市有关单位前来考核,合作社没有一项不合理的消费,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合作社成立之际,育苗大棚也从李家搬迁过来。一处落座于吴家台村、占地10多亩的10个育苗大棚,终于可以就近为烟农服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06: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运来,为民造福不停步
2013年5月,王书记成立了“畅源合作社”,他被推荐为董事长。他号召村民整合土地,集中种植经济林,品种有桃树、板栗、猕猴桃。为了找到好品种,他去肥城、奉安,以及其他几个地方寻访,终于找到了中秋节才能成熟的“团圆蜜”桃。
畅源合作社争取国家政策款,免费供应桃树苗、板栗苗几万株,并免费给社员栽种。合作社已经拥有2000亩经济林。2016年秋天,合作社已经建成3000立方米的冷库,届时可以大量储存鲜桃、猕猴桃、板栗了。这座冷库的建成,将大大保障当地村民的经济效益,杜绝收货时节年年被外地贩子低价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
面对畅源合作社的美好前景,王书记平静地说:“畅源合作社的成立,是为发展富硒产品打基础的,是为老百姓脱贫奔康打基础的,更是为已经兴起的旅游观光业打基础的。”
2013年秋,王书记又争取到淄博市烟草公司慈善机构捐赠77万元。20万元用于菜地道路和防洪坝河道治理,57万元用于村内街道硬化。村内街道硬化20000多平方米,其中治理了300米长,10多米宽的臭水沟。臭水沟内安装了直径1米的下水道,上面硬化后可作停车场和集市场地。以前,村里的集市是在327省道两侧,来往车辆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集市搬迁后,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回顾这一幕,王书记曾感动地说:“街道硬化时,我们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自发捐款10多万元。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几十位村民加班加点,昼夜轮班,仅仅60天时间,20000多平方米的路面硬化,我们就赶在上冻之前顺利完成了。”
2014年10月,王书记开始修旅游观光路了。从二郎山到花林,途径米山、柴山、黏住峪,整整6公里,历时6个月就完成了。目前,南峪到花林水库的1.5公里,已经完成硬化。
2015年,中央财政改革试验区项目下拨的100万“精准扶贫”项目和1.2万亩水土保持项目来到赵庄。他迅速地轰轰烈烈地大干起来。于是,位于327省道旁、淄河岸边的农家乐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一排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拥有160张床位的20户农家乐已经为远远近近的游客提供了吃、住、玩一条龙服务。同时,在淄河南岸的二郎山脚下新建农家乐6座,设床位24个,厨房、卫生间齐备,为一些单位的小型会议提供了最佳活动场所。
赵庄村中间那棵有着1800年历史的老国槐,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光,也吸引了无数技术人员前来考察。据勘测,赵庄村位于齐鲁中心处,老槐树的位置正是齐鲁中心点。2015年9月,“齐鲁之心”脱贫奔康“圆点开发旅游公司”挂牌成立,王书记被任命为董事长。为了做好科技学习、旅游宣传、文化娱乐,王书记新上了一台12平方米的LED大屏幕,开辟了36平方米的阅览室,已经拥有6000册图书了。
同时,全村300个旱厕全部进行改造,半年时间完成。要知道,旱厕改造工程的完成,不仅方便了村民,卫生了全村,还大大改善了许多家庭关系,住在外地的儿媳妇们喜欢回家了,家庭变得和睦了。
2016年,淄博市农业综合开发办投资340万元,用于赵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王书记立刻行动起来了。从北岭至黑峪,完成了2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4个200立方米的蓄水池,新建和改造3个扬程都在150米以上的泵房。至此,每50米留一个出水口的11250米的灌溉管道安装完成。从干沟到杨家沟,4米宽、18厘米厚、3公里长的U形混凝土路得以建成,此路与327省道相连。在八宝山前,1.7公里长,4米宽、18厘米厚的U形混凝土路得以建成,此路也与327省道相连。在拖住,新建1个50立方米的蓄水池。在1.2万亩水土保持项目内,砌石堰 3万多立方米,新修5个200立方米的蓄水池。
村外2公里的水面,在原来7道拦河坝的基础上,新建1道拦河坝,彻底完成了淄河上游赵庄段的治理。
为了方便村民的文化娱乐,提升文化素养,修建一处文化大院,室内面积1200平方米。室内配有钢琴、电视、电脑、棋牌桌、乒乓球桌等器材。                        
这一年,博山区农业局资助,赵庄村新上60平方米的蔬菜、水果化验室。化验室的成立,大大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村民和游客可以吃到放心产品了。
为了饮用水的安全,王书记是用了三年时间来办这件事情的。2014年,在庄后打了第一眼井,深120米,他感觉不满意;2015年,在北沟打了第二眼井,深120米,他还是不满意;2016年,又在三官山前打了第三眼井,深328米。至此,这些深井水完全满足村民的用水需求和用水安全了,他才算满意了。
截至目前,他已经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吃水、浇地、走路问题,带领全村村民走上了脱贫奔康的康庄大道,实现了他竞选之初的那个心愿了。
可是,不待扬鞭自奋蹄,王书记的脚步是停不下来的。他信心百倍地说:“到2017年5月,我们村要完成34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公里的路面硬化(连接村东村西的两条U形路),20000米的管网建设,再建一个泵房,灌溉面积达到3400亩。那时,赵庄村90%的土地将得到灌溉。同时,盘山路边设水渠,要做到路有多高,水就有多长。我们赵庄村前有淄河、二郎山,后有层层梯田和三官山,周边还有北坪、南坪、鲁山等风景名山,我们面向游客可提供观光、旅游、采摘、吃住行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了。”
望未来,前景无限好
有付出定有丰厚的回报。这些年来,王书记先后被评为2011年度池上镇“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度池上镇“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度博山区“优秀人大代表”、2016年度博山区“时代先锋”, 2014年被聘为“博山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八陡监察室民生检察联络员”,同年被聘为“淄博市市直单位‘第一书记’‘导师制’培训结对培养导师”。赵庄村在他的领导下,也连续获得以下荣誉称号:2012年度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度博山“先锋基层党组织”,2013年度全省烟草生产“先进合作社”,2014年度全市扶贫开发“先进集体”,2014年度淄博市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016年度博山区“五美之家”示范村。
赵庄村的发展太快了!目睹这一惊人变化的人都会说,赵庄村的发展堪称奇迹,真是一日千里。看吧,赵庄的村容村貌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变了,任你怎么挑剔,你都不会找到问题。一时间,王书记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传奇人物。人人都说,无论谁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他出面,他都能化险为夷,化腐朽为神奇,他天生就是一位创造奇迹的人!
面对赵庄村的未来,王书记充满感情地说:“这是我的责任,还远远达不到我的目标。接下来,我要继续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充分利用农家乐的优势,让全体村民尽早奔康。让既节省人工又节省水的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尽快走上农业先进化的行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0 09: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下功夫的文章,先回帖,再慢慢阅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