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借春风传心音
张店 柴洪舸
心里就是搁不下事儿。
这不,4月27日(周六),要参加淄博网络作协在省级古村落——淄川区岭子镇林峪村进行采风活动的我,没等定的闹钟响,早早的就醒来。看时间尚早,打开文学现场的微刊。看目录,第二篇的标题竟是德喜老师的《林峪古村等你来》。咦,怎么回事,标题似乎与此次采风活动有关。心下疑惑,难道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心里犹豫看还是不看。如果真是别人已经写出来了,这一看,会不会改变了我之前曾经对林峪村的诸多想象?一旦文章“剧透”岂不糟糕。可是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就像一个小孩子,面对一颗诱人的糖果。看罢文章,林峪村——果然一个好去处。只是他情非我意,我要用我的眼和心去看看不一样的林峪、去感受不一样的林峪。
昨天,一场贵如油的春雨,不仅洒在了张店的花花草草上,也飘飘洒洒落在了淄川,落在了岭子镇,落在了林峪村。空山新雨后,这个有“文明村”盛誉的,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古村落的小山村,更显得山清林秀。呼吸之间,一股清润舒爽之气穿过鼻腔、直抵肺腑。
淄博网络作协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林峪村委门前,尚有一洼一洼浅浅水渍的平整的水泥地面上进行。现场气氛朴素庄重。一条“热烈欢迎淄博市网络作家来林峪创作采风”的红色横幅,在古朴厚重的青石房、在开的正盛的的紫色梧桐花和茂林覆盖的群山中格外醒目。现场虽没有彩旗飘扬,也没有锣鼓喧天,但是有镇党委董镇长和村民对这项活动的支持,有我们网络作协20余人,一双双热切期盼古村落变得更美的双眼,有我们一颗颗以文字诉说真情,为古村落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的热心,还有院里、树上鸡鸣鸟啾的协奏。在我们与部分村民的共同见证下,镌刻在樟子松木板上,苍劲有力的鲁迅体“文学云”三字的牌匾,从红绸下缓缓露出。古色古香的牌匾、历经风雨侵蚀沧桑厚重的青石房、树木茂盛的连绵群山,把这个小小的山村衬托的愈发古朴安详。
据了解,林峪村在明朝已有。因其三面环山,且处在多条山谷之中,又由邻村搬至现址,曾名邻峪。后因村内村外、山上山下柏树、黄栌、梧桐遍布,林木茂盛,遂改称林峪。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小山村,因其周边的道台府、青云寺、蒲松龄写作坐馆等,曾是文人雅士汇聚之地。又因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建有我军的兵工厂,而有了光荣的红色基因。但是因为山高峪深,土地贫瘠,加之交通不便,目前还是全省的贫困村。
随着年轻人都已经走出大山去外面打拼,现在村里只有120多位老年人留守在这里。看老人们黑红脸膛上的皱纹,与遍布刻痕的青石房一样,透着沧桑、古朴。这里民风淳朴,老乡们朴实敦厚。对我们的到来,他们有的热情地打招呼,有的只是报以一个憨憨地笑。
看乡亲们依地势垒砌的一道道堰田,虽然纵横交错、斜长扁方,但从高处看下去,那一块块堰田却整理得异常有序、清爽、利落。覆盖着薄薄黄土的地里,零落处还可以看到有一点种过谷子的痕迹。对于靠天吃饭、面对贫瘠土地的农民,大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表达出他们对赖以生存的黄土地的热爱、敬畏和深深期许。
跟随父母在外打拼,已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靖宁波就在这里出生长大。这位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平头白面、一张娃娃脸、不善言谈的小伙,一问之下竟也到了不惑之年。看着村里年轻人,在外面去闯荡打拼,安家落户。而村里的老年人,却依然故土难舍,过着清贫的生活。村里没有任何的经济收入,乡亲们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种点谷子,或者通过山上的花椒树、椿芽树等作物,得到一点微薄的收入。靖宁波当选为林峪村的当家人后,面对此情此景,个中滋味怕也唯有他自己细细体会吧。
都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靖宁波毅然放弃外面成功的事业,回到村里,挑起重担,要把“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践行在带领村民脱贫脱困的创业路上。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没有交通的便利和畅通,信息和资源就难以对接交流。“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林峪村的小米、花椒和椿芽,因生长在没有任何污染的环境中,品质口感一流,但是交通不便,山货出不去,资源进不来。甫一上任,靖宁波就带领支部一班人,多方努力,把争取到的资金,用于村里的道路修整。
他告诉我们,目前村里已经修了三条道路。按照他的想法,要把这三条路延伸并全部贯通起来,让公路能绕山村转一圈。他边说边指给我们看。从东起的龙头部位,往北、往西再往南,最后又转到东面龙尾,正好转一圈。不仅村里道路首尾相连,还能与外面的公路沟通连接。
第二步要发挥好古村落潜在的优势。听他介绍一村里没有多少地,打不了多少粮食。但是林峪村远离城市,山上两三百年的古树到处都有,树盛林茂,是天然的大氧吧。村里七口古井,一年四季汩汩而出。这样好品质的纯净山泉水,连外面资深茶客都来我们村取水泡茶。他打开地处村南的一口叫“南泉子”井的盖子,探身看深达10几米的井,一股凉气直窜上来,小小一方天映在水中,井水也显得格外清亮莹润。虽然村有古井,但是为了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达标的水,在推进道路整修过程中,他又争取资金为村民家家户户顺上了水管,村民不出院子就能用上自来水。
村路蜿蜒而干净。我们缓步而行,看到一个小小的四合院。石砌的房子,石砌的墙,麦秸密结而成的屋顶,在时光流泻下呈现出灰黑色,仿佛向人们讲述小小村落曾经的往事。一盘石磨静立北墙根,默默守候。是在等待主人回来,用它虽已苍老,但依然有力的身躯再为主人磨一份米吗?
在这个古味悠远的村落里漫步,在湿润的带有一丝桐花甜味的清润空气中游走,在和暖的阳光下,感受着淳朴敦厚的民风,真是一个让人身心放松的好地方。
没有过多人凿斧琢痕迹的红瓦盖顶的青石房,在翠绿的群山掩映中,在点点粉紫桐花的点缀下,如一幅清新隽永的水彩画。点点滴滴的悠悠岁月,就藏在木质石质门楣窗棂处的朴拙雕花里,藏在在路侧门边还一直被村民使用着的石碾石磨的磨道里。
这些祖祖辈辈留下的古老遗产,如何能在新的时代重现生机,如今的林峪村党支部正在进行整体规划。初步设想要利用村里的自然生态和100多幢石头房,打造具有林峪村自己独特内容和特点的民宿客栈。为越来越多前来绘画、写作、拍照的人提供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为他们以及更多城里人近郊游提供方便食宿的良好条件。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今有党的乡村振兴的好政策,有一心为村民着想的好支书,有祖辈遗留下的丰厚历史遗产,有众老乡亲的支持,这个古老的小小村落正走在春天的路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