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162|回复: 1

还原被权威们解释错了的古籍经典(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09: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原被权威们解释错了的古籍经典(一)

——《论语》中的“如之何”详解(上)

高行之

对于《论语》中的“如之何”,一直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有多种解释,分别解释成“怎么办”、“怎么样”、“怎么”、“为什么”等不同的意思。

但是,随着笔者通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揭开了“中庸”之真相,找到了其原本的意思,赫然发现中庸讲的竟然就是成功之道——过去二千多年来文化界权威、大儒们歪曲、误读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以下的分析:

如,《左传》中常用以表示到某国去,意为去,到。《甲骨文字典》和《说文》解释为从随,表达出一种被动之意。《左传》记载了多处“如某国”的情况,如成公四年夏,“公如晋”;昭公三年“晏子如晋”等;而孔子去某国则使用了“适”,比如适齐、适卫等等,这是因为孔子去某国是自主的,主动的,而鲁国国君则是应邀去晋国、晏子则是受命去晋国,后两者均是非自主的、被动的。这显示了汉字能够表达细致入微的内涵的无限魅力,只可惜在后世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时这些细致的含义却被忽视和省略了,导致意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之,“像人足于地上有所往也”(《甲骨文字典》)表示指向,往某个方向去。由此可见,如之何,就是朝某个方向去,意思是达到或者实现某个目标、状态、结果、地步等,可以概括为:去哪里?

孔子收弟子传道授业,主张因材施教,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教育界的人士都知道,教学生最重要的首先是确定学习目标。一个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必然缺乏学习动力。因此,孔子讲的“如之何”首先是指达到什么目标(水平、状态、结果等),也就是解决去哪里的问题。确定了目标解决了去哪里的问题之后就必须清晰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也就是怎么去的问题。当然,如果连目标都没有的话,怎么去的问题也就不必考虑了。所以,《论语》中的“如之何”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去哪里,表示达到某目标(水平、状态、结果等);二是怎么去。这就是说,“如之何”也可能是“何如之”的倒状句式,表示“怎么达到或实现指向的目的”之意。前文提到,如,表示被动之意。从孔子中庸思想的真相来理解,“何如之”表达出了“必须在遵循或者依据中庸之道的前提下——这无疑是被动的——如何才能实现指向的目标”之意。具体的语境中,如之何表达什么意思,结合语境一目了然。

今从上述观点出发,对《论语》中出现的十一处“如之何”一一正之。(本文所引原文均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李学勤教授主编的《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一、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这里的意思很明显,季康子是在咨询孔子如何才能实现使民敬、忠以劝的目标。因此,此处的“如之何”即“何如之”的倒状句式,表达出了如何才能实现他所指向的民以敬、忠以劝的目标”的疑问。

二、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这句话就可以有两种解释:

1、孔子说:“不说‘达到什么目标,达到什么目标’的人,我也完全不知道该达到什么目标了。”

2、孔子说:“不问(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如何才能实现’的人,我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了。”

第一种解释,孔子显然说的是没有学习(人生)目标的人。如果一个人自己都没有什么目标,那么作为老师的孔子也完全没有什么教育目标了。这种解释自然完全符合孔子因材施教、不愤不扉不启不发的教育主张,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而对于那些已经确立了学习目标的人,如何实现其目标,自然就是他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显然,第二种解释说的正是那些虽然有学习(人生)目标,却不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其目标人,即没有行动执行力或者是行动执行力缺乏的人。

这样以来,这句话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了——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孔子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要帮助人们做的就是解决“如何才能实现目标”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如果一个人自己不去主动思考、探索“如何才能实现目标”,那么,即使是孔子也完全没有办法帮到他了。

这正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最常遇到也最无奈的事实。

我们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实践过程中最常见到的、求助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道理我都懂,我也想做到,可是我真的做不到啊!”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委屈。事实上,一听就懂,一说就会,一做就迷糊,一错就怨天尤人,不是怨别人不好,就是怨方法不行;自以为很明白,就是做不到,一脸的无奈,满腹的委屈,萌萌达的无辜,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正是出于对人性弱点的这一深刻领悟,孔子认识到人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往往是由于自以为很明白实际上却并不清楚如何才能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正是《易经》中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一生立志于传道授业,最终成为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可以想见——经过笔者的研究业已证实,正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发现的成功之道的精髓要旨,孔子绞尽脑汁,借用了当时人们最常提到的、妇孺皆知的“庸”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其本意就是要帮助人们更形象、更贴切、更准确地理解和认识通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本来嘛,中庸之道讲的就是成功之道,只是被后世的糊涂学者权威们误读了而已。

孰料,上天却和孔老夫子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由于当时的人们对“庸”可谓妇孺皆知,所以也就无需解释,因此也就没有人对“庸”作过任何解释。然而,“庸”的字义却在某一天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后世之人再也没有办法从字义上来解释“中庸”了。于是乎,“中庸”就陷入了今天这样一种窘境,成了根本无法从字面意思解释的“索隐”之词了。

朱熹在编写《四书》之时为了能够自圆其说,借《汉书》之误(《汉书》是否真的存在这一笔误尚待考证)将《中庸》“素隐行怪”一句中的“素”更改为“索”,解释为“探求隐僻的道理”。这样一来,朱熹的理学倒是自圆其说了,却把孔子创造“中庸”之举变成了其本人明确反对的“索隐行怪”,一下子将孔圣人推进了自我打脸的尴尬境地之中。

令人惊讶的是,孔圣人这么明显的自我打脸,自朱熹之后近千年来,研究孔子的学者无数,竟然没有一个学者指出来!是视而不见?还是另有隐情?笔者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正是从孔圣人此处自我打脸的矛盾之中,笔者找到了发现孔子中庸真相的突破口。

可叹当今那些权威专家们不去思考这一奇怪现象背后的原因,反而声称作为哲学思想,中庸是不能从字面意思上去解释的,一方面来为自己的无法解释开脱,同时以此歪理邪说来贬低、打压、嘲讽那些探索寻求其中原委的吃螃蟹者,动辄责问你是做什么的?什么职称?声称这类研究是要有资格的,言外之意你还没有资格来研究,你的研究成果我不认可就是垃圾。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号召文化创新的当今时代,这不能不说是学术界的悲哀了。

这也再次印证了《中庸》中“莫显乎微,莫现乎隐”的诊断,只要做了,总会有让人发现的那一天,因此,再次劝告各位,一定要慎其独。



发表于 2017-12-7 1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易经,四书,汉书,没大接触过,汗,不敢说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