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3896|回复: 10

文学现场微讲堂感悟二: 云止于水传佳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8 0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见贤思齐 于 2018-1-8 10:00 编辑

                       文学现场微讲堂感悟二: 云止于水传佳音
                                博山 夏伦稳
   “一场讲堂,拉近彼此距离,增进了友谊,找到文学的家人感觉。”
   “@云止于水 讲述得好,书也推荐的好,有扎实阅读的经历,就有丰富的收获。”
     齐云楼先生在中国文学现场微讲堂的微信群里分享及点评道。
   “腹有诗书气自华,云儿,很优秀!”橄榄枝说。
   “昨天去拜訪雲止於水先生,那麼多的藏書,大大小小擺滿了整個房間,幾無立足之地。在這個清冷的冬日,那些書籍,溫暖了整個房間,也溫暖了那個辟靜的小山村。”
   “先生的一篇講座,就是一篇美麗的啟迪心靈的文章!受益匪淺!”岐黄门生微信两次留言道。
   “静读万卷书 ,言从心田出 。思悟解百惑,恰如草木疏。”
   “众人皆睡君独醒,字字珠玑若空明。”
   “李常萍老师说的真好,现在,就是在倾听花开的声音。”
    微友玉静心明三次留言道。
   
   “收获之夜,受益匪浅,谢谢老师分享。”李桂霞微信互动说。
   “到今天,我才明白什么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网友Courage 说道。
   “听@云止于水 讲座 犹如 云端来的天籁之音,让人醍醐灌顶,脑洞大开!非常荣幸今天晚上还邀请了三个好友进来听了。”微友天天向上互动道。
   “@云止于水 讲得很好,学到很多东西,辛苦您了。”
   “@云止于水 讲得很棒!能感受到言语间的真挚!真诚!”
   “虽然来晚了,但是云止于水老师轻声细语、娓娓而谈,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太受益了,辛苦您了。”
    还有一些忘了名字的微友们留言道。
     今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白天我们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场雪,世界一片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夜幕降临,七点整,我们全家守候在手机旁边,静听中国文学现场微讲堂,云止于水传佳音。
     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一场邂逅,就像这个干燥的冬天人们渴望一场冬雪降临一样。
     前几天在文学现场多肉植物征文中,她给我的征文留言,我给她回复:“谢谢云止如水先生的留言和祝福,你的文字犹如冰心一般灵动而有感情!一直让我倾慕不已!百读不厌...如果有缘,期盼早日一见,好想在博山搞个读书分享会、文学社、文学院等等,与有文字爱好,有梦想的人一起搭建一个平台,一个一帘幽梦般的约会...
     这真是心想事成!圆了我的一个梦。今天晚上通过“微播”(微信群直播),听见了云止于水的天籁之音。仿佛她就坐在我的面前,分享一场读书会。
     非常感谢文学现场和柳泉先生搭建的这个“鹊桥”,让像我们这些热爱文字,喜欢阅读,乐于写作的人有了一个沟通的平台。
     云止于水是当前活跃于中国文学现场的“扛鼎”大家,她的作品文笔犹如行云流水,主题止于至善,娓娓道来,感情真挚,每每读着,滋润心田。我们偶尔相互留言,鼓励,更多的时候是相互学习。当然大部分是我向她学习,因为她的文字太美了。尽管写的都是家常里短,朋友亲情,却常常打动了我敏感脆弱的心。
    尽管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居住在同一座小城,博山,但是除了在文学现场互动一下外,至今还未谋面一见。或许我与云止于水先生有许多生活的交集和共同的阅读写作爱好。所以通过文字,我们早已“惺惺相惜”,心有灵犀。
   有一次,我读到她在班级关于学生作文与阅读兴趣指数的调查,我深受启发。在我的课堂上,也向学生做了个类似的问卷调查,举手者也是寥寥数人。不过当看到还有五六个学生举手,我仍倍感荣幸。我发现自己并不感到孤单,我的教学还是有人真心愿意倾听,尽管大部分是父母让他们来的。
    今天中午,吃完饭后,我冒着风雪,一路骑行,沿着孝妇河,张博路,从博山城里,赶往郊区白塔,给新华书店绘本馆的小读者们辅导作文与阅读。看着这些像窗外雪花一样纯洁的精灵们,我顿时来了激情。
   “同学们,看着窗外飘着的是什么?”
   “雪!”同学们异口同声。
   “同学们,当看到窗外的雪花,你可以联想到什么?比如一段诗词,一个童话?”
   “snow,white snow...”(雪,白雪)李竹婷同学首先想到的是英语单词......
    其他的同学有的想起来和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的游戏,有的是想起一首有关雪的儿歌。
后来,我和他们分享了毛泽东《沁园春 雪》和经典童话《冰雪男孩》。
    记得我第一次知道毛泽东《沁园春 雪》是在高中语文课本上,而女儿在幼儿园的毕业篝火晚会的舞台上,全班表演朗诵就有毛泽东《沁园春 雪》,而今天我的这些上了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他们都不会这首经典的诗词。这好像就是课外阅读的差异。所幸我非常喜欢这首词,就让我的所有学生抄写朗诵了这个名篇。
    想当年,毛主席凭着这一首诗词让蒋委员长刮目相看,让天下文人都竖起了大拇指,让他的粉丝们一个个追随着他,最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南湖上的那条红色小船出发,一路驰向雄伟的北京天安门。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司马迁留下了《史记》,鲁迅先生赞叹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范仲淹留下了《岳阳楼记》,其中“不以物喜,不已己悲”成了人们做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士大夫知识分子人生理想的一种追求。这就是所谓“默默无闻人不知,写得名篇天下传!”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分享你的经验,让我感觉非常温暖@云止于水 ”一个微友在群里留言道。
    今晚的分享,尤其令我感动的部分是云止于水先生对学生的关心,她自费买书送给自己的学生,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敬佩的品德,分享善知识,就是分享智慧。
    曾经,我在某红木家具厂上班,担任市场推广部总经理,常常有客户自己的办公室里只舍得花钱买十多万的低档红木家具做摆设,但是却舍得花三百多万元钱买下一套高档红木家具送人。
    又一日,我参加某公益组织活动,偶遇一个在英国留学的博山籍学生,他说他的同学在英国动不动在酒吧喝五六十万的洋酒,家里在全国各地有好多套房子,我问他那是他自己挣钱光明正大消费吗?回答是他们父亲是高官,或者某大医院的一把手。
     我突然感觉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中国流传着“富不过三代”的传说。每每从身边或传媒上,得知某某官员因为腐败而入狱,某某老板因为经济问题而跑路,我都常常感到一阵揪心。
     不过,我最近在读《忆董老》,本书记录了包括著名作家矛盾等与董必武有交集的人写的回忆录。书中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读着让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想当年董必武作为中共唯一的代表,参加1945年的联合国成立大会,政府给他拨了两千大洋用于个人消费,买衣服等。他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最后个人仅仅只花了两百元大洋,买最便宜的衣服,个人消费不到公款的十分之一。其余的钱都是用来购置印刷机械,为了红色刊物重庆《新华日报》的支出等。试想想我们今日的官员又有多少是这么干的?     董老和毛主席是中共一大南湖那条红色的小船上,大浪淘沙,幸存者,幸运者,他们始终坚持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两个人。
     董老在唐人街接见底层华侨,发表演讲,为革命事业募捐;董老接见赛珍珠等文人,关心文艺知识分子的创造和生活。
     董老一生高风亮节,勤俭节约,老实本分,以身作则,对子女的家教家风堪称党内之模范,全民之榜样。
    温暖的故事总是可以催人奋进,正能量的文学作品总是可以塑造人们高尚的灵魂。
    今晚云止于水先生就和我们分享了她读得许许多多文学作品,有的书名和作者都是第一次听说,有的作者和书,我刚好读过。特别她提到,她的学生,让她有幸认识大冰及大冰的书。
她还呼吁这个时代能够出现更多如大冰一样关注现实,书写故事,扶危济困的良知作家。
    记得去年我有幸在山东理工大学,排队等待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有缘和大冰握手,他给我签名,我收藏了他的三本书——《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好吗好的》。
大冰的手非常柔软,犹如他写的故事,温暖人心,看得我常常泪流满面…
    阅读有时候就是在文本中寻找自己,读自己。记得在大冰的书中我读到一个大冰参与救助白血病孩子的故事,当时我读到情深之处,泪自流。或许这是一种共情。因为读到这个故事,我就想起我曾经参与救助的一个个白血病孩子。他们有的还活着,有的如书中所写,已经死了。记得那次在北京武警总医院,我掏出口袋里的钱包,留下买火车票的钱,其余钱都捐献个了那个白血病男孩的爸爸。但是我们前前后后捐款多次,总共花了140多万,终究没有治愈和挽救那个男孩的生命。为了那个未曾谋面的男孩,我一次次参与街头义演;带着我的女儿一个个门头义卖;我手拿着宣传单页到处化缘;我结交本地首富,登门拜访,企图让他献出一点点爱心;我甚至乞讨乡里,只为他筹集医药费;我还辟谷省下吃饭的钱攒着,为他凑钱治病。但是他第三次进仓后再也没有活着出来。
    于是乎,我常常只能在梦里见到那个我曾经救助的,名字叫李佳宸,会跳古典舞的男孩......
    愿他在天堂那边一切安好,没有疾病.....
     
      2018年1月8日01:18  写于 静思堂


发表于 2018-1-8 08: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1-8 12:18 编辑

很赞成你的观点。听了云止于水老师微讲堂的讲座深受启发,有两点体会:一是读书思考的重要性,二是躬身实践的必然性。

云止于水老师在讲座中,谈到自己很多读过的书,分享了很多自己的读书感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我们文学创作的灵感从哪里来?就是在学习名著、学习著名大家的过程中,在与大家的交流、分享互动中不断得到的。从云止于水老师近一个阶段丰硕而沉甸的创作成就来对照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带着虔诚的心去用心学习,带着发现的眼光去不断思考,带着探索的思维去勤于创作,肯定会学有所得、日日精进的。似乎有一个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习能力和阅读欲望逐步衰退,对于热爱创作的作家来说,就会失去了创作的方向和灵感。毛主席曾经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来上刘少奇”,这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毛主席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同时,堪称读书的一代大家和光辉典范,毛主席的很多诗词都是把典故活学活用,古文今用,推陈出新,点化之功前无古人,堪称一代诗词巨匠,所以读书和学习具有极端重要性。

云止于水老师在讲座中,也谈到自己的一些创作,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创作感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我们文学创作的源泉在哪里?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教学中,毛主席的《实践论》不仅仅是讲政治的教科书,也是我们作家们讲创作的行动指南。借助读书所悟,寻找生活或工作或为人处事中的“堵点”、“痛点”或“乐点”、“笑点”,让人读后开卷有益,益德益智怡心陶情,就会有了创作的重点和突破点,所创作出的文章就会如同云止于水老师写的文章那样深受欢迎和热爱。

以上所感,二点归一点,就是在文学创作中没有捷径,只能是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成长进步,才能写出愈来愈多、越来越好的文章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新时代所赋予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这就是我听了云止于水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找准短板,才能更加完美,而我们的短板就是在学习力上下降了,在分析问题的领域忽略了。读好书,才能行好路,找准创作的方向,才能写出好文章。拜读了夏伦稳老师的这篇感悟也很受启发,大家在听的时候,夏老师不仅仅是在听,还在记,还在想,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与文友们共同分享,这已经是写了第二篇了,很是佩服他的学习精神,他能够把云止于水老师的讲座和自己的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讲了很多自己的感受,特别是从事公益活动的感受,真可谓是见贤思齐,天天向上,值得效仿。在此,也问候作者辛苦了。

相信,今年的文学现场在作协和网络作协的带领下,一定会呈现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09: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山樵夫 发表于 2018-1-8 08:13
很赞成你的观点。听了云止于水老师微讲堂的讲座深受启发,有两点体会:一是读书思考的重要性,二是躬身实践 ...

感谢深山樵夫劲道的留言和点评!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0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夏老师的覌点。感觉李老师讲课的主题是“读优于写”我是持赞同态度的。
问好夏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09: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山樵夫 发表于 2018-1-8 08:13
很赞成你的观点。听了云止于水老师微讲堂的讲座深受启发,有两点体会:一是读书思考的重要性,二是躬身实践 ...

认同樵夫老师的观点,在现场,拜读诸位文朋师友的美文,受益良多!
也深深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提携!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10: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夏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19: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夏老师这么辛苦地写稿直到凌晨,心里特别感动。仓促之间,也没有做什么准备,也没有对着手机在微信说话的习惯,真是心中忐忑。一个多小时端着手机,按着再发,说完后,右手竟麻木地几乎不能动了,终于完成了,看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心里很温暖。感谢文学路上有您的,深表感激!期待您更多的精彩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19: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山樵夫 发表于 2018-1-8 08:13
很赞成你的观点。听了云止于水老师微讲堂的讲座深受启发,有两点体会:一是读书思考的重要性,二是躬身实践 ...

感谢樵夫老师,心中忐忑,在众多优秀作家和诗人面前谈,真是很紧张。这样微微道来,条理清晰地分析能力非樵夫老师莫属。读了好几遍,群里国峰老师发的那个地址就是您的地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21: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止于水 发表于 2018-1-8 19:38
感谢樵夫老师,心中忐忑,在众多优秀作家和诗人面前谈,真是很紧张。这样微微道来,条理清晰地分析能力非 ...

不用感谢,我们都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我们用文字正在实现自己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不用忐忑,事实已经证明,你昨天讲的很好,清晰流畅的语调,略带一点青涩,真的如同传说中的布衣女子,让大家听后深受启发,大开眼界,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早上看了夏伦稳老师的帖子,很是感动,于是匆匆写下了自己的回帖,表达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22: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静心明 发表于 2018-1-8 09:19
认同樵夫老师的观点,在现场,拜读诸位文朋师友的美文,受益良多!
也深深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提携 ...

谢谢您的抬爱,钦佩您的谦虚,文学现场越来越活跃了,作家群越来越壮大了,精彩作品不断涌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