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7802|回复: 21

路锥与垛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4 2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玩月楼主 于 2015-4-15 06:35 编辑

路锥与垛子

王光福

       虽然是典型宅男,有时也不得不出门,比如上班,比如交电话费,比如找朋友们吃个烟喝个酒。这就经常发现颜色醒目、形象俊俏的路锥摆在路上。有时是工人把双行线摆成单行线,为的是划洁白的交通标志线;有时是发生了交通事故,交警们摆上它隔离车辆行人保护现场;有时是不知什么人为了自己方便,隔离出一块路面装卸车辆、摆设摊点……我没有车,对学车开车也不感兴趣,除了过马路,基本都走人行道,并且特别喜欢顺着盲道溜达,路锥怎么摆和我也没有关系,所以一直没有提起研究的欲念。
       我以前不知道路锥的名字,从直观上感觉它很像文革期间游街示众的人戴的高帽,所以就在心里称它为三角帽或锥帽。今年大年初二到张店尚文苑去看丈母娘,因为拿着点烟酒蛋奶坐公交不方便,就和老婆女儿坐出租车直达。出租车经过理工大学踅回头来往南一拐进门,我就看见路中央有一排这样的高帽或锥帽。我想,我不认识的东西司机肯定认识,因为又想起了“子入太庙,每事问”那句老话,也就顾不得妻子女儿笑话我见少识窄,问道:“师傅,这些尖尖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师傅熟练地转动方向盘,从右边向左边一调头说:“不是叫锥筒吗?——是叫锥筒。”于是我记住了它的名字。
       今天早晨洗漱完毕,就坐下来拟敲打一篇有关锥筒的小文,忽而一想,出租车司机说的对吗?于是就“百度”一下。司机师傅说的对,是有锥筒这个名字,但是更准确的说法似乎应该是路锥。就好比我初七晚上喝了点酒,对客人表演脱口秀两小时,初八早晨起来刷牙就感觉不大对头,等吃早饭,嘴就张不开了,只能像千金小姐一样笑不露齿地喝碗面条。我知道,这病叫挂钩疼——一张嘴耳朵前边的两个挂钩就疼,可是上网一查,它的真实的学名叫颞颌关节炎。锥筒也罢,路锥也罢;挂钩疼也罢,颞颌关节炎也罢,对于我这非专业人氏来说,不是很重要,就好比有人说我是宅男,我倒认为是吃饱蹲一样。
       说完了路锥再说垛子。为了卫生城市达标,我住的楼头往南的一条路被通开了。多少年了,这条路的南头被几间破房和菜园子堵着,我一直不知道这是妨碍交通和市容的个人行为。这些东西拆去以后,视线豁然开朗,我到城南去喝酒,喝高了也可由车拐个弯直接送到家,以免醉倒在这几十米的小路上了。可是通开不久,就有人拉来砖头、沙子和水泥,乒乒乓乓、唰唰啦啦,一下午就垒起了五个高于膝盖低于大胯的垛子——因为它们像城上的墙垛,我就叫它垛子,至于它的学名是什么,我也不去查了;皇帝还不怪罪醉汉呢,估计一小垛砖泥也不会对我的称呼产生不满。自行车、摩托车甚至三轮车可以自由通行,至于汽车,不管大小,那是除非插翅再也休想通过了。
       过了些日子,我从两个垛子之间穿行,发觉距离宽阔了不少,仔细一看,原来不知谁把一个垛子连根拔起,给移了位,汽车通行已经畅通无阻了。于是,不光我喝酒回来让朋友的车子送到家,就是不知道此路已通的朋友到南关去,我也把路指给他,免得南辕北辙走冤枉路。可是又过了些日子,我从那里走,看到不知谁又把移动的垛子移回来,并且在四周插上钢筋砸入地下,固定住了。于是再有人从南边来找我有事,我就告诉他此路不通,还是从北边绕吧。谁知他竟笑嘻嘻地说:“我已经在楼下,谁说不通,我就是打那里过来的。”我出门看看,果然又通了,那个垛子已被移到远处并且压上了一个石磨盘。
       就这样通通堵堵、堵堵通通,已不知经过了多少个回合,最终也不知是通战胜堵,还是堵战胜通,反正较量还在进行当中。我就有点想不通了,问老婆道:“以往为一点小事,人们就站在街上吵吵一上午,现在堵路这样的大事竟然光见拆和堵而不闻吵闹声,岂不怪哉!”我老婆想了想说:“这两个人的关系可能非同一般——什么关系呢?不会是夫妻俩,因为夫妻俩一般坐一个车……”话音未落,我就接口道:“肯定是父子俩,肯定是父子俩!”
       到底是不是父子俩呢?我还真不知道。只觉得通是必然趋势,堵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毕竟是公共场所而非个人用地——若是归个人所有,当初城管大概也不敢把它拆除了。但是,不管是谁,这样翻来覆去地角力,我也替他们难受。在此献上一方供其参考:买几个路锥摆上,需要堵的时候堵,需要通的时候通,岂不妙哉!
       2015.02.28
发表于 2015-4-15 06: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大小小的生活细事,信手拈来,援笔立就,味里藏味,叹服,折服!问好王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5 07: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堵与通,其实还可以放到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中去解读,是两种文化倾向关于路径的历史性争论。是我们的社会由封闭慢慢走向开放过程中矛盾消长的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5 0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也有无数路锥和垛子,就看怎么躲过,楼主生活观察细腻精准,下笔洒脱自如,小中见大,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5 12: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几个路锥摆上,需要堵的时候堵,需要通的时候通。”那还不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7: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玉国 发表于 2015-4-15 12:58
“买几个路锥摆上,需要堵的时候堵,需要通的时候通。”那还不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哈哈,岂止路锥,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聋子的耳朵多得是。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8: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玩月楼主 于 2015-4-17 08:02 编辑
玉座珠帘 发表于 2015-4-15 09:48
人生也有无数路锥和垛子,就看怎么躲过,楼主生活观察细腻精准,下笔洒脱自如,小中见大,学习了!


谢谢表扬。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不把答案说出,就有多种答案,所以,一般情况下,我把事说完就算了,不提升和揭示主题。“人生也有无数路锥和垛子,就看怎么躲过”,这样的话,读者说出来才好,若是让丽红,早自己说了——当前的文章,都是那样的路子,这也不能怪她。自己都说了,读者除了羡慕你聪明,还有何参与感呢?哈哈,啰啰嗦嗦,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8: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懵懂野叟 发表于 2015-4-15 07:57
堵与通,其实还可以放到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中去解读,是两种文化倾向关于路径的历史性争论。是我们的社会由 ...

对对对,说得极是,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思考的命题。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8: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风 发表于 2015-4-15 06:43
大大小小的生活细事,信手拈来,援笔立就,味里藏味,叹服,折服!问好王老师。

因为没有大事,所以只写小事。即使有大事,咱也不敢去碰,禁区太多。哈哈,还是小事好;小中见大,最好。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7 11: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躲躲闪闪的,都是日子。堵与通看似是个人所为,其实到处都是堵与通,到底何去何从,才是最值得深思。眼前小画面,背后大世界。提笔没想立意,趋向却在。问好玩月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